LUYOR-3415RG用于大豆根系轉化的檢測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在《new phytologist》期刊發表了文獻《The miR156b-GmSPL9d module modulates nodulation by targeting multiple core nodulation genes in soybean》,作者使用了美國路陽生產的便攜式雙波長熒光蛋白激發光源用于檢測大豆毛根的轉化。LUYOR-3415RG便攜式熒光激發光源能夠檢測動植物體內的熒光蛋白的表達。無需熒光顯微鏡,通過熒光觀察眼鏡就能直接觀察熒光蛋白的表達。以下是文獻摘要,具體文獻全文鏈接在本文末尾。
大豆是蛋白質的zui佳來源之一,是人類和動物飲食的主食。由于大豆富含蛋白質,因此在發育和繁殖過程中,它對氮(N)的需求比其他作物高得多。大豆與土壤中固氮細菌建立了共生關系,這些細菌能夠轉化大氣中的二氮(N2)轉化為氨,這有助于滿足其高氮需求。作為交換,大豆植物為這些細菌提供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營養物質,以促進根瘤菌的生長和增殖。共生固氮不僅有利于提高大豆的產量,而且是增加耕地氮供應以提高其他谷類作物產量的有力手段。因此,共生固氮是與大豆作物產量和質量以及一般可持續農業相關的主要因素。
共生氮固定發生在大豆的指定根器官(例如根結節)中,該根瘤以根瘤菌為宿主。當土壤中的氮含量低時,大豆釋放異黃酮(例如染料木黃酮)以誘導根瘤菌產生點綴因子(NFs)。NF被大豆NF受體(NFR1和NFR5)感知并觸發調節根瘤感染和結節器官發生的信號級聯反應,其由一系列發育過程組成,包括根外皮質細胞的去分化,結節原始形成,結節出現和結節成熟。已經表明,根瘤菌感染和結節器官發生的發作是由結節信號通路介導的,在過去三十年中已經確定了許多關鍵成分。其中,結節起始(NIN),一種RWP-RK轉錄因子和早期結節蛋白基因(例如ENOD40),是zui早確定的豆類結節所必需的調節因子,包括大豆。
LUYOR-3415RG用于大豆毛根轉化和重氮化芽孢桿菌接種
根據前面描述的方法,使用根瘤菌K599進行大豆毛根轉化以生成復合植物)。對于根瘤菌接種,將轉基因復合植物移植到含有蛭石的花盆(10×10厘米)中,用Y. Wang等人描述的N-缺乏溶液灌溉。(2009). 植物生長了1周的恢復期(16小時的光照,25°C和50%的相對濕度)。然后將植物接種在新制備的雙氮二元組菌株USDA110(OD)懸浮液中。600= 0.08)。接種后28 d,對每個毛根或每個根系的結核數進行評分,并在PBS(pH 7.5)中對根或結節進行短暫沖洗,立即在液氮中冷凍并儲存在-80°C下進行基因表達分析。對于miR156b/f-CRISPR/Cas9復合植株的表型分析,我們首先計算了復合植株每個毛根的結節數,然后提取DNA檢測出可選擇的標記條基因。通過Sanger測序驗證了推定的轉基因根系。對于GmSPL9d-CRISPR / Cas9根的表型分析,我們使用便攜式熒光手電筒鑒定了轉基因毛茸茸的根(LUYOR-3415RG,上海,中國)。檢查了每個轉基因根的結節數量,并通過Sanger測序證實了轉基因根系的突變。
上海峰志儀器有限公司現貨供應美國路陽LUYOR-3415RG便攜式熒光蛋白激發光源,能夠觀察GFP、eGFP、dsred、Mcherry、Tdtomato等綠色熒光蛋白和紅色熒光蛋白的表達,針對科研院所試用滿意付款。
文獻地址:https://doi.org/10.1111/nph.17899
文章中文由谷歌軟件翻譯,請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