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滲透探傷的操作流程
滲透探傷是利用毛細現象檢查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種無損檢驗方法。20世紀初,*早利用具有滲透能力的煤油檢查機車零件的裂縫。到40年代初期美國斯威策 (R.C.Switzer)發明了熒光滲透液。這種滲透液在第二次大戰期間,大量用于檢查軍用飛機輕合金零件,滲透探傷便成為主要的無損檢測手段,獲得廣泛應用。
滲透探傷包括熒光法和著色法。熒光法是將含有熒光物質的滲透液涂敷在被探傷件表面,通過毛細作用滲入表面缺陷中,然后清洗去表面的滲透液,將缺陷中的滲透液保留下來,進行顯象。典型的顯象方法是將均勻的白色粉末撒在被探傷件表面,將滲透液從缺陷處吸出并擴展到表面。這時,在暗處用紫外線燈照射表面,缺陷處發出明亮的熒光。著色法與熒光法相似,只是滲透液內不含熒光物質,而含著色染料,使滲透液鮮明可見,可在白光或日光下檢查。一般情況下,熒光法的靈敏度高于著色法。這兩種方法都包括滲透、清洗、顯象和檢查四個基本步驟。
根據從被探傷件上清洗滲透液的方法,滲透探傷的熒光法和著色法又可分別分為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劑去除型三種。
常用的滲透探傷方法有著色滲透探傷、熒光滲透探傷、水洗型滲透探傷、溶劑去除滲透探傷。干式顯像滲透探傷、濕式顯像滲透探傷,實際探傷時經常是將幾種不同方法的組合應用。例如水洗型、溶劑去除型的滲透劑組合,既可以使用干式顯像也可以用濕式顯像。
滲透探傷操作簡單,不需要復雜設備,費用低廉,缺陷顯示直觀,具有相當高的靈敏度,能發現寬度1微米以下的缺陷。這種方法由于檢驗對象不受材料組織結構和化學成分的限制,因而廣泛應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屬鍛件、鑄件、焊接件、機加工件以及陶瓷、玻璃、塑料等表面缺陷的檢查。它能檢查出裂紋、冷隔、夾雜、疏松、折疊、氣孔等缺陷;但對于結構疏松的粉末冶金零件及其他多孔性材料不適用。
熒光滲透探傷操作流程
1)清洗
滲透探傷前,必須進行表面清理和預清洗,清除被檢零件表面污染物。準備工作范圍應以探傷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毫米。
清除污物的方法有機械方法、化學方法及溶劑去除法等。
2)滲透
滲透施加方法應根據零件大小、形狀、數量和檢查部位,來選擇噴涂、刷涂、澆涂及浸涂等方法。
在滲透過程中時間的長短與溫度范圍對探測裂紋的靈敏度有很大影響,滲透溫度為15~50℃范圍內時,滲透時間一般分為5~10分鐘;當滲透溫度降低為3~15℃時應根據溫度適當增加滲透時間。
3)去除
溶劑去除型滲透劑用清洗劑去除,除了特別難于去除的場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劑的布和紙擦拭;不得往復擦拭,不得將被檢件浸于清洗劑中或過量地使用清洗劑;在用水噴法清洗時,水管壓力以0.21MPa為宜,水壓不得大于0.34MPa,水溫不超過43℃。
4)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凈布擦干、壓縮空氣吹干、熱風吹干、熱空氣循環烘干裝置烘干等方法。被檢物表面的干燥溫度應控制在不大于52℃范圍內。
5)顯像
顯像的過程是用顯像劑將缺陷處的滲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產生清晰可見的缺陷圖象。顯像時間不能太長,顯像劑不能太厚,否則缺陷顯示會變模糊。顯像時間為10~30分鐘,顯像劑厚度為0.05~0.07毫米。
6)檢驗
觀察顯示的跡痕應在顯像劑施加后7~30分鐘內進行,如顯示跡痕的大小不發生變化,則可超過上述時間。
為確保檢查細微的缺陷,被檢零件上的照度至少達到350勒克斯。
7)、在紫外線熒光探傷燈下觀察:
打開紫外線熒光探傷燈,待15秒左右,等紫外線熒光探傷燈點穩定后,將零件置于燈光下,由于熒光液在紫外線燈的激發下會發出熒光,便可在零件表面的缺陷處出現強烈的熒光。我們可以根據熒光的形狀、位置及大小來判斷零件的缺陷。
探傷結束后,為了防止殘留的顯像劑腐蝕被檢物表面或影響其使用,必要時應清除顯像劑。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噴氣、噴水、用布或紙擦除等方法。
熒光滲透探傷原理:
當被檢工件表面涂覆了帶有顏色或熒光物質且具有高度滲透能力的滲透液時,在液體對固體表面的濕潤作用和毛細管作用下,滲透液滲透入工件表面開口缺陷中,然后,將工件表面多余的滲透液清洗干凈,注意保留滲透到缺陷中的滲透液,再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層顯象劑,將缺陷中的滲透液在毛細作用下重新吸附到工件表面,從而形成缺陷的痕跡,通過直接目視或特殊燈具,觀察缺陷痕跡顏色或熒光圖象對缺陷性質進行評定。
熒光滲透探傷操作方法及步驟:
1、被檢工件表面清潔處理。
2、工件浸泡在熒光滲透液中(準備一個水槽,這樣使用zui方便?。?br/>3、15度以上浸泡10-15分鐘,溫度低就到20分鐘左右。
4、把工件撈出(zui好控一下滲透液),然后用水沖工件,洗去多余的滲透液。注意水流量和水壓不能太大,不能過度沖洗(熒光滲透液殘留在表面縫隙里)。
5、在熒光探傷燈環境下觀察。(如果表面黃綠色太重,就是滲透液沖洗不到位,應該是有一層淡淡的顏色)